和天下小说

登陆 注册
翻页 夜间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家花瓶通大明,崇祯皇帝你能行

   bqgy.cc范景文入阁,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事情。

  当然,让他们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崇祯皇帝在抓阄的时候,居然抓中了写着范景文名字的纸条。

  因此,范景文一天入阁,一天又坐上了内阁首辅之位。

  “先生的办法果然是个好办法。”

  崇祯之所以抓阄能抓中,全是朱飞出的主意。

  操作其实挺简单,就是崇祯先用手指夹住写着范景文名字的纸条,再从里面抓出来时迅速用其换掉。

  等抓完了,其他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纸条都打开来看看是不是还有一张写着范景文的纸条。

  “虽然用我的方法让范景文当上了内阁首辅,但还是要小心周延儒和温体仁,这两货根本不是什么好鸟。”

  “先生放心,按照你的意思,朕绝不会让他们进入内阁。”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也必须要有自己的班底才行,一个范景文还不够。据我所知,孙承宗老成持重,曾经建立了关宁锦防线,筑九大城、四十五堡,总共恢复四百里疆域。

  此条防线在此后二十年间发挥了抵御后金(清)的重要作用。所以,孙承宗可为蓟辽督师。”

  “先生考虑的周全,朕知道了。”

  “还有倪元璐,此人是天启二年的进士,颇有才学。当年你对其也很赏识,曾“五日三赐对”,兼摄吏部事。

  但遭到了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的排挤。京师陷落后,倪元璐整理好衣冠,向宫廷的方向朝拜,然后在几案上写下‘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勿以衣衾敛。暴我尸,聊志吾痛。’接着,自缢而死。”

  崇祯认真听着,记着。

  “除了范景文、倪元璐外,还有十八位大臣,他们的名单,稍后写给你。”

  “其中有三位,我要隆重介绍一下。

  李邦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曾提议太子监国南都、二王分封。内城陷落后,在文天祥祠自尽而死。

  王家彦,天启二年的进士,与倪元璐是同年,官至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京城陷落后,他跳下城墙,但没有摔死,于是选择自缢。

  孟兆祥,山西泽州人,他时任刑部右侍郎,他的儿子孟章明刚考中进士不久。孟兆祥在自尽前,让儿子离去,但被孟章明拒绝,他也在父亲身边自缢而死。

  此三位,以死殉国,以死明志,当重用!”

  崇祯有些郁闷和不解:“朕的身边有这么多忠臣,大明为何会在朕的手中亡了呢?”

  “在文武百官中,忠臣只占了一小部分。大多数都是溜须拍马、不干正事、不做实事的。”

  崇祯忍不住感慨:“朕识人不明,用人不善,完全是朕的错啊。”

  “行了,今天的课讲到这里。饿了吧?今天晚上咱们吃烧烤,喝啤酒,必须嗨起来!”

  朱飞在讲之前,一直摆弄着烧烤炉,现在把十串已经烤好的五花肉塞进了花瓶。

  崇祯和王承恩坐着小板凳,喝着啤酒撸着串,越来越有现代人的范了。

  等吃饱喝足,又是一晚过去。

  朱飞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夜猫子,昼伏夜出。

  超市也不卖货了,直接卖给崇祯,挣得多,也卖的快。

  …

  又一天晚上,崇祯翻着看手册,查看当初定好的、现在还没有完成的事情。

  “先生,徐光启已从老家赶到京城,番薯试种的问题可以着手准备了。”

  朱飞同样也记着这事,早早的将种子提前准备好了。

  “玉米和小麦的种子,我店里就有现成的,至于番薯(红薯),是我从菜市场上买的,种下去不知道能不能发芽。”

  朱飞先拆开一袋小麦种子,倒进了花瓶。

  崇祯接收到后,认得是小麦种子。

  因为小麦在明朝之前就有了,且已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不过,他接收到的这些麦种,颗颗饱满,一看就是选出来的好种。

  然后朱飞又倒了一袋子玉米种子进去。

  “这是什么?”

  其实玉米在嘉庆年间通过海上贸易已经传入中国,但基本都在东南沿海种植。

  北方还没有推广,所以崇祯不认识。

  朱飞解释道:“这叫玉米,又叫棒子,收获后磨成粉,可以熬成粥喝,也可以烙成煎饼,又或者做成窝窝头。饥荒年可以当成粗粮食用。”

  崇祯明白了。

  朱飞又把一麻袋的红薯一个一个塞了过去。

  崇祯收到后,认了出来:“先生,这个就是番薯吧?”

  “是番薯,陛下认出来了?”

  “这次徐光启从老家赶来京城,带了几车,里面装的就是这东西,已经拿给朕尝了。模样相似,不过你给朕的,比徐大人拿来的还要大些。”

  “那就没错了。这个东西叫红薯,又叫地瓜、甘薯、山芋、红苕等等。耐旱、耐瘠、耐风雨,也是产量特别高的粮食作物。我想让徐老先生推广种植的,就是它。”

  “太好了!有了番薯,是不是就能度过先生之前所讲的小冰河时期?”

  “未必。据史料记载,从今年开始,陕边和关中北部连年发生灾荒。天气久旱不雨,草木枯焦,赤地千里,饥民外逃,饿殍遍野。”

  “先生说的没错,陕边早已送来奏报,今年大旱,颗粒无收。”

  朱飞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讲解:“但巡抚乔应甲不但不减免租赋,赈济灾民,反而增派所谓的“新饷”。

  官逼民反,导致白水农民王二,聚集灾民数百人,首插义旗,造了反!”

  崇祯听闻,手掌猛地朝着案桌拍去:“这里还有乔应甲的事儿?等查清楚了,朕绝轻饶不了他!”

  “不过,不要动不动就要追责。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推广种植番薯,至少要做到饿不死人才行。”

  “好,朕明天就召见徐光启。”

  “还有,要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而且不能再增加赋税了。”

  “朕答应先生,绝不再增加赋税就是。”

  “我这里还有一个好东西,或许能帮上你的忙。”

  朱飞搬过一袋化肥,拆开口,往花瓶里撒了一把。

  崇祯捧着化肥,不解地问:“请问先生,这又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