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下小说

登陆 注册
翻页 夜间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苏升阶忙上前一步解释道:“宋部堂、郭部堂,这是铁路司效仿京里的那些工坊,为工匠们安排的夜课。”

  “每日晚饭后一个时辰,建筑学院抽调过来的学子,铁路司的书吏或识字的工匠师傅,会教大家认字、识数,还有就是讲解修铁路的规矩和门道。”

  他指着其中一块木牌:“二位部堂请看,那块牌子上写的就是轨距四尺八寸,师傅在讲为啥是这个尺寸,宽了窄了有啥坏处,还有那边,在讲枕木铺设的间距和夯土的要领……”

  郭允厚走近一处人群,只见一位老师傅正拿着一截木棍当教鞭,指着木牌上的“坡度”二字,用浓重的山东口音讲解:“这坡,不能太陡,太陡了,铁牛(蒸汽机车)拉不动,咱们修路,就得算准喽,哪里该挖,哪里该填,图纸上画的线,就是咱的命根子!都得记牢喽!”

  工匠们听得全神贯注,有的还拿着小木棍在地上比划着模仿写字。

  “好!好!好!”

  郭允厚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转头用满是赞赏的目光看着倪元璐,满脸欣慰道:“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们识字明理,知晓技艺之根本,这比单纯让他们出力气强百倍,此乃长久之计,铁路司此举,功莫大焉!”

  宋应星更是感慨万千,他本就是工部尚书,科学院大祭酒,又在朝中任官这么多年,对工匠的重要性,比大部分人都看得明白。

  眼前这景象,工匠们能吃上饱饭,吃上肉,晚上还能学习识字和专业技能,这些都是前所未有。

  他重重的拍了拍倪元璐的肩膀,一连潮红道:“铁路司此举,并非仅修一路,更在育人,识字明理,通晓技艺之精要,假以时日,这些工匠中必能涌现出独当一面之人才,铁路之兴,国之大业,根基正在于此,汝玉、彭尼,此事你们办得极好,当持之以恒!”

  倪元璐忙是拱手道:“二位部堂谬赞了,下官等只是觉得,铁路是新生事物,光靠几个懂行的官吏远远不够,非得让千千万万亲手铺设铁轨的工匠们,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路才能修得又快又稳又好。”

  “这些工匠学成了,将来就是京西、京张铁路的骨干,甚至能去教更多人。”

  郭允厚重重点头道:“好,有这份心气,有这些肯学肯干的工匠,本官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待众人回到通州城的时候,朱由检已经命人准备好了酒宴。

  看到一脸兴奋的郭允厚和宋应星,朱由检笑道:“朕看二位卿家的脸色就知道,此行当很是满意,然否?”

  郭允厚率先拱手道:“回陛下,臣要替铁路司向陛下请功,臣等刚才在城外的营地……”

  待郭允厚说完后,朱由检看向倪元璐和苏升阶二人道:“铁路司教工匠们识字的事,朕也听李朝钦说过,本想去实地看看。”

  “没想到他们二人倒是比朕先行一步。”

  “也罢,既然能够得到两位卿家如此称赞,想必是办得不错。”

  “既如此,朕倒真得好生赏赐卿等一番。”

  倪元璐闻言,当即面色一肃道:“陛下,这都是臣等该做的,当不得陛下和两位部堂如此夸赞,更不敢受赏。”

  “有功就要赏。”

  “官职,朕是不能再提拔卿等了……”

  略一沉吟,朱由检转头对方正化道:“方正化,从內帑拨付三千龙钞,赏赐铁路司三位卿家。”

  “是,皇爷。”

  “臣等谢陛下。”

  李朝钦也很是好高兴,他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好事儿。

  似是想起了什么,朱由检又道:“对了,固安那边,内廷建的宅子,给三位卿家也留出一套来。”

  倪元璐被吓了一跳,他可是从报纸上看到了,固安那边玉皇坊的宅子,最便宜的也要一万龙钞,一万龙钞那就是一万银元,合银五千两!

  倪元璐和苏升阶二人赶紧跪地叩首,倪元璐更是满脸惶恐道:“启奏陛下,臣等寸功未立,岂敢受此重赏,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苏升阶也附和道:“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旁的李朝钦虽是肉疼,但也随二人开口道:“奴婢是宫里人,回京就住宫里,用不着什么宅子,还请皇爷收回成命。”

  朱由检左右看了看,笑着对郭允厚和宋应星二人道:“看到了吧?朕的宅子倒是送不出去了。”

  宋应星笑着对倪元璐和苏升阶道:“好了,既是陛下的赏赐,你二人就谢恩吧。”

  “日后好生为朝廷做事,尽快将铁路修遍大明才是正理儿。”

  “这……”

  “臣等谢陛下圣恩!”

  三人再次叩首。

  朱由检抬手虚扶道:“好了,诸卿且起。”

  “臣等谢陛下。”

  “这位,就不用朕介绍了吧?”

  朱由检一指旁边一名身着武将袍服的青年,对倪元璐二人说道。

  “下官见过宁远伯。”

  “二位客气了。”

  李尊祖也是忙是拱手回了一礼。

  朱由检神色郑重道:“卿等都是饱学之士,前元修缮黄河的旧事,朕就不说了。”

  “如此多的工匠和做工的百姓聚在一起,卿等当小心小心再小心,万不可给歹人有丝毫蛊惑百姓的机会。”

  听朱由检提起元末旧事,堂内众人皆是面色一肃。

  在古代,最可怕的就是大量百姓的聚集,一旦有人蛊惑,很有可能会酿出大乱子。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语,就是在元末,朝廷组织修缮黄河的时候出现的,进而彻底的葬送了不可一世的大元。

  李尊祖拱手道:“陛下放心,一旦出现乱子,神武中卫定会在第一时间平叛。”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医家有言,治未病者方为大医。”

  “朝廷不能想着平叛,而应该想着该怎么不让叛乱发生。”

  倪元璐拱手道:“陛下,我大明修建铁路和前元不一样,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是征调民夫,强令他们做工,我大明则不然,所有工匠和百姓,全都是雇佣而来。”

  “就算是敲石子的妇人,没月也有四块银元的薪俸,工地上还管他们三顿饭食,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有百姓叛乱,臣以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6978ae.lol。笔趣阁手机版:https://m.6978ae.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