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下小说

登陆 注册
翻页 夜间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家花瓶通大明,崇祯皇帝你能行

   bqgy.cc晚上。

  “先生,成了!成了!”

  崇祯吵吵着喊了起来。

  朱飞一边熟练地将麻辣鸭头剁成两半,一边问道:“一共筹集了多少?”

  “都说没钱,现在一听有了赚钱的法子,一个个上赶着送银子,仅一天,就筹集了两万两。”

  “明天入股金额不能低于一万,后天五万,大后天十万。”

  “先生这样做的用意是…?”

  “京城里的有钱的官绅,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不过他们担心投的银子多了,万一陛下怀疑他们贪墨,所以都不敢多入股。”

  “先生说的有道理。要是提高了金额,会不会吓得他们不敢入股了?”

  “应该不会,当官的不敢投,可他们的那些交好的富商敢啊,富商有钱,与他们无关。”

  “朕明白了。”

  “鸭头传给你了,尝尝。”

  崇祯收到鸭头后,一边吃着一边继续说道:“原来鸭头也好吃,之前御膳房都扔给阿猫阿狗吃了。”

  “鸭头做的好,才好吃,我觉得麻辣味的最好吃。”

  “朕也是这么觉得,越辣越好吃。”

  “来,吃麻辣鸭头,喝冰镇啤酒。干一个!”

  “干!”

  两人隔空碰杯。

  “对了,徐光启大人种的辣椒咋样了?”

  “收货了一部分,但辣椒果实结的很小。”

  “施肥了吗?”

  “没有,徐大人舍不得,说留着给今年的番薯用。”

  “小麦试种了吗?”

  “去年冬天太冷了,又没下厚雪,小麦苗冻死不少。”

  朱飞沉默了片刻。

  夏天干旱,冬天冷,这小冰河时期要比他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听说运往陕边的那批粮食,运了三个月?”

  “是啊。原本朕想着从先生这里买了粮食,再送到灾民手中。但却耗时这么长,路上又消耗了不少,一来二去,根据厂卫情报局发回的奏报,只有十分之一送到了灾民手中。”

  崇祯和朱飞几乎同时握住了拳头。

  这里面的消耗恐怕不仅仅是消耗!

  有猫腻!

  崇祯心想:天杀的狗胆!

  朱飞心想:艹,赈灾粮都敢贪墨!

  这明末的官贪腐到什么样子了。

  “先生,朕想举起屠刀了,可否?”

  崇祯曾经听过先生讲的关于自己的故事,在位17年,共更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其中涉及首辅更换达19任,平均任期不足一年。

  还有砍过不少人的脑袋。

  先生建议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所以他一直在克制,尽量不换人,也不杀人。

  现在,他肚子里憋着一股子火气。

  因为他曾经说过,不准任何人动一粒粮食,这是把他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左耳进,右耳出了。

  “赈灾的粮食都敢贪墨,该杀!”

  朱飞也动了怒。

  那些粮食都是他辛辛苦苦买来,然后传送,运送,为的就是救济那些灾民。

  “每到一个驿站不都核对数量吗?让王体乾彻查,但凡贪墨的,必须杀鸡儆猴!”

  “朕听先生的。”

  “还有,这几天我会搞一批盐,派出锦衣卫盯一下,如果晋商但敢把这些盐卖给后金,也抓了杀!”

  “好。”

  崇祯想了片刻,“先生,这是不是在钓鱼执法?”

  “昨天刚讲的概念,这就活学活用了?”

  “先生,朕已经忍了晋商快一年了,养肥了,也该杀了。”

  “那就杀,抄他们几百万两银子,咱们的商贸公司就有启动资金了。”

  朱飞仔细想过。

  他不可能一个人供养的起整个明朝,必须引导着,让大明的百姓自力更生。

  “先生,今晚要讲些什么?”

  听见对面没了声音,崇祯问道。

  “哦,今晚的课程还没讲呢。今天讲一个特别的东西,叫做混凝土。”

  “混凝土?”

  崇祯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不简单,肯定又是什么高科技产物。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说着,朱飞将一袋水泥、一袋沙子传送来过去。

  这是在上课之前提前准备好的东西。

  “袋子上写着水泥的就是水泥,什么都没写的里面是沙子。记住,水泥和沙子的配比,承重结构(比如墙)推荐1:1.5-1:2,非承重场景比如路面可放宽至1:3。”

  “举个例子,比如要建一面墙,你可以舀一瓢水泥,再舀两瓢沙子,然后加水。”

  朱飞一边说,王承恩一边做,崇祯一边看。

  “不行啊,先生,太干了。”

  “干了加水啊。”

  “先生,又湿了。”

  “湿了再加水泥。”

  “又…又干了。”

  “没完了,是吧?加水的时候,你们一点一点加啊。”

  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混凝土终于拌好了。

  崇祯传送过来,朱飞看完了,满意了,又给传送回去。

  “现在把水泥随便弄成一个形状,比如板凳、墩子、桌椅都行。”

  崇祯刚开始只是看,最后也下手帮忙,和王承恩一起,照着凳子,做了两个圆滚滚的石墩子。

  “先生,朕做了一个,挺好的,然后呢?”

  “然后等着晾干就可以了。”

  “先生,朕还是不太明白,这混凝土到底有什么用,做板凳,用木头做,或者石头雕都可以啊。”

  “等干透了,变硬了,你们就知道厉害了。行了,今晚到这儿吧。睡觉!”

  …

  这几天,崇祯和王承恩时不时的看看两个墩子变成什么样了。

  看着它们慢慢变干。

  七天后,

  “先生,墩子已经干了。”

  “你们那边有锤子吗,用锤子敲一下试试。”

  “有,内官监有。”

  王承恩立即去了内官监。

  内官监作为十二监之一,负责采办皇帝器物(如家具、服饰等),管理宫廷营造工程。

  很快找来了一把锤子。

  “朝着墩子上砸。”

  王承恩抡起锤子,噗一下就锤了下去。

  锤子是专门捶石头用的,但墩子只是被砸破了一点小坑。

  “现在知道了混凝土的厉害了吧?如果把它涂抹在城墙上,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直到这个时候,崇祯才恍然大悟。

  “先生,朕懂了!水泥能加固城墙,且不易破坏,对不对?”

  “对喽,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沙子倒是容易找到,只是这水泥比较贵,最好的办法是你们自己制造。至于怎么造,下节课再讲,下课。”